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初始巢湖裂齿鱼的再研究
戴岩林, 孙作玉, 鲁昊, 江大勇, 周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57 (5): 852-864.   DOI: 10.13209/j.0479-8023.2021.064
摘要885)   HTML    PDF(pc) (11323KB)(144)    收藏
初始巢湖裂齿鱼(Chaohuperleidus primus)产自安徽省巢湖市马家山采石场南陵湖组上段地层(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斯帕斯亚期), 由于模式材料保存很差, 其骨骼学特征未被完整地记述。依据模式材料及同一层位发现的 3 件保存完整的新材料, 补充描述初始巢湖裂齿鱼的骨骼解剖信息, 修正其属征, 复原其头骨的骨骼模式。修正后的巢湖裂齿鱼属征支持以往的分类学结论, “顶骨与膜质翼耳骨愈合形成的骨块具有发育的前、中、后凹线, 鳃盖骨与下鳃盖骨高度近等, 下鳃盖骨具大的圆形前背突”是该属可能的近裔性状。巢湖裂齿鱼属与裂齿鱼属(Perleidus)的形态特征最相似, 除可能的近裔性状外, 与后者不同之处是次眶骨、鳃条骨和轴上鳍条的数量更多。依据巢湖裂齿鱼属头骨的骨骼特征, 与以往错误地归入裂齿鱼目的早三叠世类群及裂齿鱼目内最相近的类群进行解剖学比较和讨论, 为新鳍鱼类干群的谱系分析提供新的解剖学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安徽巢湖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结构和行为特征及其对鱼龙类起源研究的启示
鲁昊, 季承, 倪培刚, 周敏, 付宛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 (2): 234-240.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115
摘要1358)   HTML    PDF(pc) (790KB)(1251)    收藏

鱼龙类(Ichthyosaurs)起源于早三叠世晚期, 以往发现的鱼龙类已高度适应水生生活, 其身体结构无任何能将其与可能的陆地祖先相联系的陆生适应特征。针对近年在安徽巢湖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采集的柔腕短吻龙(Cartorhynchus)和含胚胎巢湖龙两件鱼龙类标本, 通过对柔腕短吻龙的荐前椎数目(31节)、吻长与头骨长之比(0.35)、前肢长与荐前椎长之比(0.45)的研究以及与后期鱼龙类相关数据和骨骼形态学的对比, 认为柔腕短吻龙结构更为原始, 可两栖生活。结合对早三叠世含胚胎巢湖龙、侏罗纪含胚胎狭翼鱼龙幼体保存情况的对比分析, 认为巢湖龙虽比柔腕短吻龙身体结构更进化, 且完全适应水生生活, 但其生殖行为仍然保持陆生爬行动物头位胎生的特征。鱼龙类在其陆地祖先逐渐演化至适应水生生活的过程中, 结构的适应性特征(如肢体的鳍状化、吻部的增长等)和行为特征(如生产方式的变化)的变化不同步, 前者的改变更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